她,年少成名,是《红灯记》里可爱勇敢的小铁梅,是《一个明星的遭遇》里风姿绰约的周璇;她,生于沪长于沪,与沪剧结缘,把小剧种唱出大世界……本期《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——文艺名家讲故事》栏目对话沪剧演员茅善玉。
详细>>
11岁之前,我并没有接触过沪剧,更别谈学习沪剧。沪剧是什么形式?怎么唱?我完全不懂,只以为沪剧就是唱唱歌、跳跳舞。1973年的一天,我们正在上课,突然来了一位老师。她拍拍这个学生,拍拍那个学生,然后挑了一些孩子让每人唱首歌,我唱的是《我爱北京天安门》……
由于没有任何基础,启蒙也比较晚,我的专业水平相比同进学馆学习的孩子差了一大截,人家都学得有模有样可以登台了,我还没有出师。甚至还没有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发声,演唱完全依靠大嗓门、乱喊乱唱。我周围的同学条件都特别好,每个人都水灵灵的,嗓子也特别好。唯独我,那时嗓子一点都不好,一唱嗓子就痛……
很多人认识我是因为我在《一个明星的遭遇》里扮演了周旋这一角色,但是当时却因为我的不自信差点与这个角色失之交臂。981年,院领导让我饰演周旋时,我第一反应是拒绝,因为害怕演不好,觉得自己刚从学馆毕业,一点儿经验也没有,别人要扮相有扮相,要个头有个头,要嗓子有嗓子,而我自己什么都不好,我不能去演
起起伏伏、兜兜转转之间,我找到了自己的使命——做沪剧。从我1974年踏入沪剧学馆开始,沪剧对我来说,几乎意味着生活的全部。我中间碰到很多困难,也有很多烦恼,但是从来没有后悔过对沪剧的选择。我想将来即便到了退休的时候,我和沪剧的缘也不会断,因为我一生都在从事这个行业,一生都在做这件事。